首 页新闻资讯软件下载影视剧情购物商城星座运程客户留言网址导航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九度网影视剧情剧情演员剧情介绍

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内驱力

来源:转载   作者:九度网剧情   发布时间:2022-05-22 23:42:11

  高校体育课如何提高实效?如何让体育锻炼成为高校学生“心头好”?体育育人的功能如何在高校得以体现?安徽师范大学多年来持续深化体教融合,以制度导引、课程改革和举办高水平竞赛等多种手段,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对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2020级研究生刘志祥来说,大学期间的最大收获不是拿到硕士研究生通知书,而是加入校级田径队,并养成了跑步的好习惯。

  “跑步彻底改变了我。”刘志祥坦言,上大学之前他对跑步几乎无感,一开始只是因为学校布置了“跑步打卡”任务,被迫上了“道”。

  自2017年起,安徽师大开始实施阳光体育锻炼计划,建立了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学校依托手机运动APP,督促学生在早晨、下午和晚上进行跑步、健步走等,手机记录考核的数据纳入大学体育课程总成绩,占比10%,同时作为合格评价的必备指标。

  同年,安徽师大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作为学生评优评先和研究生免试推荐重要考核指标,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不达标不能合格毕业。

  制度倒逼下,学生的不满声音时有传出:“三年高中结束了,没想到上了大学还得这么‘拼’。”“考核体育课成绩理所应当,凭啥平时跑步也得算分数?”“天太冷,起不来,晚上就想窝寝室,规定太没人情味儿。”吐槽归吐槽,但渐渐地,学校里出现了越来越多像刘志祥这样既获得一项体育技能又在学业上精进的优秀学子。

  “在全校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本质上是注重发挥体育锻炼的育人作用。”安徽师大体育学院原院长席玉宝认为,长期以来,很多人只是将体育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体育的育人功能被忽视,而实际上,体育在育人方面作用很大,通过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可以塑造学生的坚韧意志、团队精神、规则意识等,进而达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效果。

  如今,手持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同时各项奖学金拿到手软的刘志祥已成为学校小有名气的“风云人物”。力量、自信和获得感让刘志祥充分认识到运动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一个学期选一门,还没入门,又换了新的体育项目;体育项目想学哪个学哪个,不知道难度,也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一学期十几节课,教师还没认全学生,又换了一拨新人……大学体育选课制在赋予学生兴趣爱好话语权的同时,也带来了“学不深、学不精”且无法深入渗透育人要旨的弊端。

  深谙这一弊病的安徽师大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中更注重问题导向。2016年,学校专门围绕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要求,制定了《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并选取25个体育项目,推出ABC选课模式,即四个学期中,除第一学期“太极拳”是必选,每位学生在第一学期末根据自己体育兴趣选择后三个学期的体育课程内容,可选择A——一个体育项目、A/B——两个体育项目或A/B/C——三个体育项目。

[1] [2]  下一页
Copyright © 九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36,269.53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