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剧情:五一动起来!南京体育消费券激发市动热情
- ·下一篇剧情:体育情报信息业
国家体育总局:坚决做到问题“零出现”“零容忍”
人民网北京3月16日电 (记者杨虞波罗)日前,国家体育总局发布通知,要求各省级体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按照《反条例》《反管理办法》(国家体育总局第27号令)等相关规定和本通知要求,切实做好省(区、市)运动会反工作,坚决做到问题“零出现”“零容忍”。
通知提出六点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底线思维,高度重视省运会反工作。各省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全面提高做好省(区、市)运动会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意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从严、从细、从实抓好省(区、市)运动会反工作。
二是要加强综合治理,加大打击力度,营造良好干净的参赛环境。各省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协调和推动跨部门合作,主动联合公安、司法、市场监管、药监、卫生、教育、商务、海关、工信等部门,紧盯赛事,共同做好综合治理工作。要探索建立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加强情报共享和执法合作,强化源头治理,深挖违规根源,推进重点案件查办,加大非法生产、销售、进出口的打击力度,为广大运动员营造良好干净的参赛环境。
三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划和方案。各省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发挥反领导小组机制作用,加强对省(区、市)运动会反工作的组织领导,有针对性地制定省(区、市)运动会反工作计划和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各省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全面承担主办赛事反工作的主体责任,牢固树立“管项目就要管、管队伍就要管、管行业就要管”的意识,建立健全反工作责任体系,层层抓好落实,确保责任到人,责任到位。
四是要加强教育预防,实施资格准入,确保反教育取得实效。各省级体育行政部门要结合青少年运动员特点,发挥省级反机构作用,不断创新反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提升教育效果,开展灵活多样、针对性强的教育,做到反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加大《关于审理走私、非法经营、非法使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刑法修正案(十一)》惩治犯罪相关规定的宣传力度,强化“不敢用”的震慑。要全面开展省(区、市)运动会反教育资格准入,参加省(区、市)运动会竞技体育组决赛阶段比赛的全体运动员和辅助人员都必须接受反教育培训、通过各省(区、市)考试、签署反承诺书,经所属参赛省级体育行政部门审查通过后,才能取得参赛资格。各省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取消弄虚作假者和抽查不合格人员的参赛资格。
五是要加强委托检查,加大处罚力度,确保省运会风清气正。鼓励各省级体育行政部门在省(区、市)运动会备战和预赛期间开展委托检查,省(区、市)运动会决赛阶段必须开展检查。检查数量和方案由各个省级体育行政部门确定,经体育总局反中心批准后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发生违规,严格按照《反管理办法》《反规则》给予严肃处理。委托检查中发生的违规,不计入对各省级体育行政部门的累计例数。